3)463 满仓_1293_远征欧洲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逐渐开垦出来的土地寄以无限期待。

  等到三个月前的第二个成熟期,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农业理念起了根本性变化。

  那些对土地精耕细作的农民发现,他们虽然进行了最大程度的精心照顾,但土地的亩产量提高并不大。

  而相对来说,那些把秧苗插到田里就撒手不管,然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开荒中的农民收获的粮食更多。

  种了一辈子地,谁都不会承认自己技不如人,于是痛定思痛,从三个月前开始,兰芳几乎所有的农民都是把秧苗插到田里就撒手不管,然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开荒中去。

  于是当到了八月底,兰芳种植水稻的土地已经超过4500万亩,当季产量估计会达到1800万吨,如果按照全年算起来,年产量估计超过5400万吨!

  而这个数字,在未来还会进一步增加,因为从总体上说,兰芳的农民只把分配他们的土地开发出来一半。

  也就是说,如果兰芳把目前的土地全部开发出来,那么这个产量还会翻一番。

  5400万吨是个什么概念呢?

  如果一名成年人每天消耗一斤粮食,那么这些粮食可以养活近3亿人!

  如果兰芳的土地全部开发出来,那么可以养活近6亿人!

  如果兰芳的化肥厂正式投产,那么产量将会进一步提高……

  看着大地被分隔成一个个整齐的方块,看着田野上的一片金黄,看着越屯越高的谷仓,几乎所有人都欣喜若狂!

  这种喜悦无法用语言形容。

  千百年来,粮食是制约华人的最大因素,每逢灾年,民国总是会饿殍遍地,民不聊生,这并不是文学上的虚构,而是兰芳的华人亲身经历过的。

  所以兰芳的华人现在只要提起粮食都是又哭又笑,笑得是眼前的丰收场景以及美好光明的未来,哭是为了祖辈们的悲惨遭遇以及在民国时期不堪回首的生活。

  喜获丰收当然是好事,而对于秦致远来说,这也是个不大不小的烦恼。

  按照一般规律来说,供求关系决定价格,当供应充足时,价格就会下行,当供应不足时,价格就会上涨。

 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出来了。

  兰芳生产的粮食足够能供应数亿人食用,但兰芳目前的人口甚至还不到千万,剩下的粮食怎么办?

  “谷贱伤农”这个问题现在还不算严重,但在未来极有可能发生。

  怎么说呢,因为对粮食的看看重,华人农民有储粮的习惯,不管收多收少,第一选择永远是存储,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,才会选择出售粮食。

  兰芳对于农业基本是免税的,要等到五年之后,才会象征性的征收一些粮食,于是几乎所有的农民都选择把粮食运回家,倒进谷仓储存下来,以应对不时之需。

  真的是应对不时之需。

 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,粮食是刚打出来的最好吃,但几乎没有农民舍得吃新粮,他们总是把粮食分批保存,从最陈旧的那一屯开始吃起,吃完之后才会开始吃第二屯。

  而等到吃第二屯的时候,这可能已经是二年之前,甚至是三年之前的陈粮。

  只有当谷仓实在是已经填满粮食的时候,农民才会选择出售粮食。

  当然了,在以前的民国,从来没有出现过“满仓”的情况。

  同样的,在兰芳,几乎是可以预见到,肯定会有“满仓”的情况。

  (未完待续。)

  请收藏:https://m.jinghuashuge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